• 2022

    08.03

  • 築一方國樂的世外桃源--桃園市國樂團 與 桃園國樂節

築一方國樂的世外桃源--桃園市國樂團 與 桃園國樂節 

文│韓艾婷     圖|桃園市國樂團

 

2022桃園國樂節以《世外桃園》為主題,除了點出發聲於桃園市、亦取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理想境地之意。宣傳主視覺以淡雅水墨為基底,濃醇色塊堆疊的山巒間,渺小卻引人注目的一名女子正低首撫琴,廣闊悠遠中自有恬適從容--彷彿也隱喻著:所有人都可以在這片音樂構築的桃花源中,覓得一處安穩。

 

發於民間、水到渠成的國樂環境

邁入第九屆的桃園國樂節,從早期地方愛樂者同樂的音樂節慶到國際文化交流,伴隨著近六年桃園市國樂團的成立及專業運作,逐步轉型為國樂界重要的交流平台,以兼具廣度與深度的策畫面向,積極推廣國樂之美。

■圖為2013桃園國樂節開幕記者會,由議員蘇家明宣示活動熱鬧啟動。

時間回溯至2013年,當時的九歌民族管絃樂團林子鈺團長(原名:孟美英)經營樂團有成,多次獲選為文化部藝文扶植團隊。有感於桃園國樂能量充沛,在各級學校中社團、國樂班超過三十所,民間不同規模的國樂團與社團也蓬勃發展,林子鈺積極籌畫並獲縣府文化局支持,成功舉辦首屆桃園國樂節《城市之聲--綻放》。當年演出團隊包含:九歌民族管絃樂團、桃園市青少年國樂團、平鎮市立國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無雙樂團、桃園市絲竹樂團莎莎tac;演出場域遍及縣內:桃園展演中心、中壢藝術館、龜山演藝廳、以及平鎮新勢公園戶外舞台。不僅綻放出屬於這座城市的音樂,也成功打響桃園國樂節的名聲。

桃園民間蓄積深厚的國樂能量,充分展現在一年一度的國樂節。

2015年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林子鈺再度發揮驚人的毅力與執行力,匯集整合地方重要國樂人士的意見,拜會鄭文燦市長建請成立「桃園市國樂團」,獲得鄭市長大力支持。透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招考,吸引了臺灣各地優秀青年演奏家競相角逐。2016年樂團正式成立,團員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正是手中技術扎實又純熟的階段,清新、熱情、活力的形象,翻轉了不少觀眾對於「國樂」的刻板印象。

■圖為2015桃園國樂節,由市長鄭文燦宣布成立桃園市國樂團

穩健成長、精益求精的樂團風采

桃園市國樂團是桃園市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公立樂團,林子鈺擔任創團團長,重責之一即是建立樂團的品牌定位。多年來謙和圓融處世的她,深諳串聯資源、能量加倍的道理,成團後廣邀國內傑出指揮家擔任客席指揮,精進演奏員技藝、拓寬藝術視野。每年委託國內外作曲家以「桃園」元素創作新曲,逐年累積屬於桃園的音樂作品。除了與國樂演奏名家合作外,樂團也曾邀請國際知名鋼琴家陳瑞斌、范姜毅、小提琴家曾宇謙、魏靖儀等名家同台演出,開發不同觀眾群。

■圖為2019桃園國樂節開幕音樂會,由指揮顧寶文帶領小提琴家曾宇謙和桃園市國樂團演出。

樂團迄今已製作出版六張專輯,讓經典演出留下紀錄並以不同形式傳播。2021年在第32屆傳藝金曲獎中,《絲竹雅韻》榮獲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桃園四季》鋼琴家范姜毅榮獲最佳演奏獎,林子鈺說:「獎項肯定,為樂團帶來莫大鼓勵!」短短六年間,桃市國演奏實力倍受肯定。

年度音樂盛會不容錯過

2022桃園國樂節規畫了六場不同主題的音樂會與一梯次大師班。率先登場、也是唯一戶外自由入場的《國樂總動員》音樂會,邀集八組由國小到成人的在地國樂社團輪番登場,包括:歷史悠久、全國音樂比賽常勝軍的「忠貞國小國樂團」、「石門國小國樂團」,桃園市第一所成立國樂藝才班的「福豐國中國樂班」,創團超過四十年的「中原大學國樂社」,以及桃園傑出演藝團隊「風雅頌古箏樂團」、活躍於地方社區演出的「中興絲竹樂團」及「音桃愛樂中西樂團」。過往幾屆國樂節多次以戶外五百人大匯演的形式熱熱鬧鬧鬧為國樂節揭開序幕,今年因應疫情雖改為各團輪流演出,但以樂會友、獻技交流的精神不變,亦展現在地活潑多樣的元素。

■圖為2015桃園國樂節戶外大匯演。

8月7日開幕音樂會《世外桃園》、8月21日閉幕音樂會《鐘鼓齊鳴》分別邀請到安敬業、任燕平擔任客席指揮,桃園市國樂團將與吳孟珊-二胡、笛-梁雯婷、古箏-林羽菲、WOOONTA問他跨界樂團、打擊-謝從馨、女高音-買皓雪、笛-吳彥志等優異的演奏家合作。曲目選擇多樣化,兼具藝術性與娛樂性,呈現豐富多彩、令人驚艷的音樂聲響。

8月13日《春華秋實》音樂會由「弦歌弓弦樂團」、「御樂古箏樂團」展現細膩的弦樂與當代箏樂的多樣性。8月14日「采風樂坊」與「WOOONTA問他跨界樂團」同樣具備實驗跨界的精神,在《團聚桃園》音樂會中展開跨世代的音樂對話。而8月20日二度與桃園市國樂團合作的「唐美雲歌仔戲團」此番帶來《千年渡‧白蛇》,觀眾不僅可一睹「國家文藝獎得主」唐美雲與小咪精湛深刻的演技,首次與樂團合作的林天吉指揮勢必也將帶領樂團展現不同的風貌。

■圖為2020桃園國樂節《不完美的愛》音樂會,桃園市國樂團首度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演出。

永不放棄的幕後推手

在國樂節現場總能看見林子鈺拄著手杖、在人群中穿梭招呼的堅毅身影。三歲時因患小兒麻痺症造成左腳不良於行,林子鈺的父親鼓勵她多方學習,從小就拉胡琴、寫書法、打算盤、學唱歌,直到高中時,她才真正愛上胡琴與國樂。從求學到就業,她幾度被現實擊退差點放棄音樂夢,然而一路上又不斷有貴人支持鼓勵,最終取得台灣藝術大學研究所碩士,獲選台藝大中國音樂學系50周年傑出楷模校友。

命運將她帶到桃園,從國小國樂社團的教學現場到成立九歌民族管絃樂團,她手中的指揮棒彷彿仙女棒般,散布著音樂的種苗,由點到線構成面,逾三十年樂在其中的辛勤耕耘,終見繁花盛開的美景。回應著所有曾收穫的善意,林子鈺總不忘提攜培育優秀的音樂人才,與有共同理想的夥伴並肩前行、走得更遠,擦亮桃園的音樂文化招牌。

 

回公告訊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