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08.11

  • 情意與技藝,弦樂如歌聲 - 歐光勳教學相長的音樂之路

文|孫曉嵐       圖|桃園市國樂團

2022年桃園國樂節大師班邀請到歐光勳老師,帶來獨特的「腦部運動」。運用正確的練習觀念,為腦部意念和身體肌肉建立驅動關聯,調整出最合適的生理狀態,便能更順暢地運用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傳遞出真摯情感。

除了大師班,歐光勳也將攜同「弦歌弓弦樂團」,於8月13日《春華秋實》音樂會中,以國內少見的弦琴四重奏形式,用最精簡的組合創造出極高的默契,帶來充滿張力、色彩繽紛的精緻演出,有意境唯美的《如夢令》,也有《採紅菱》的俏皮有趣,有地方音樂語彙的《戲花鼓》,更有來自世界另一邊激情四射的《自由的探戈》等,邀請大家細細品味弦樂在唱歌。

從觀念出發的「腦部運動」音樂學習法

   「凡事要事半功倍,腦子必須清楚,再指揮身體去做,這種腦部思維運動,正是我們練習的核心。」歐光勳以運動員的專業訓練來對比音樂訓練,非常有畫面地講解了音樂演奏背後的腦部運動。

    從思維開始,以演奏運動學為核心,歐光勳在2022桃園國樂節的大師班中帶領學員體驗這套「腦部運動」音樂演奏訓練法。從「觀念」重新出發,運用正確的觀念,重新審視、發覺、認識自己的演奏訓練。從基本功開始,通過不同的練習曲,到小曲的體現,在過程中反思自己的知識、生理狀態、演奏姿勢和音樂表現,學會在更好的身心狀態下,去追求更強的音樂表現力,傳遞出專屬的音樂故事。

科技再進化,音樂藝術不變對真摯情感的永恆追求

    在科技的支持下,現在的電腦軟體可以把聲音圖像化,人們得以直觀地觀察到音樂相關物理現象的變化;還有些軟體可以輔助練習,加強耳朵對聲音的判別能力。同時,當代新材料的發展,也為樂器硬體提供更耐久而穩定的工具升級,甚至使傳統音響感產生了質變。比如二胡的弓,從百年前用蠶絲和竹條製作,到現在幾乎都使用了鋼弦,還有了碳纖維弓這種一致穩定的工業化產品,擺脫了生物性材質自然質地變異的限制,更容易奏出穩定而響亮的音質。但,這樣人們就能演奏出更好的音樂?

    歐光勳提醒,不論這些工具如為練習提供多麼方便的支持,音樂藝術一定要回歸「以人為本」的核心,直問自己,「我感覺好聽嗎?」

    現代人們因為科技的進步得到了更多演奏上的便利,習慣比以往更細緻的感官體驗,但是人類情感的真誠,並沒有因為時代而改變。一件藝術作品,不論時代變遷,不管任何藝術形式,只要她能夠持續感動人,那就是好作品。工具再好,藝術的核心,終究是通過作品要傳達的情感,才能觸動觀眾的心,引起共鳴和迴響。

《春華秋實》音樂會展演弦樂四重奏

    2011年成立的「弦歌弓弦樂團」是台灣國樂界少數以弓弦樂器為主體的樂團;除了在台灣演出,也曾多次到中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巡演。歐光勳說:「許多人對胡琴印象多半是以獨奏為主,或為歌唱伴奏,其實最早在江南民間,或者客家北管的絲竹樂中就存在胡琴重奏的形式。但單純以不同胡琴來組成重奏的形式,近年才開始萌芽,兩岸作曲家都陸續投入創作新的作品;在台灣,以弦樂組成室內樂重奏的演奏形式,可以說才剛起步。」

    此次2022桃園國樂節《春華秋實》音樂會中,歐光勳安排以高胡、中胡和二胡組成極簡的室內樂重奏形式,有點類似胡琴家族的混聲四部合唱,不只音區不同,特色各異的音色特點拓展出優異的表現力。四重奏的精緻組合,考驗每位演出者實力與彼此間的默契,每一個聲音都必須精準完整,才能打造出細緻、融合、協調的空間音響,成就處處精緻的演出細節。

音樂會曲目安排以豐富多元、舒服好聽為主線,穿插不同音響和鮮明音樂風格,帶給觀眾放鬆愉悅的聆賞體驗。《如夢令》是由李清照的詩詞改編,作曲家將淡淡哀傷意境的詞意,轉化爲各種聲部之間的交替,柔美地引出其中的惆悵感。源自湖南的《戲花鼓》充滿地方性音樂語彙,就像一位帥勁的湖南大妹子,感受到她性格強烈而豪爽。觀眾耳熟能詳的《採紅菱》通俗俏皮、輕巧音韻令人會心一笑。而以胡琴演繹來阿根廷作曲加皮亞佐拉名作《自由的探戈》,又會是怎樣的風貌呢?邀請觀眾親臨現場細細品味。

歐光勳:我希望自己不要太「二胡」

    作為職業音樂工作者,歐光勳表示二胡和自己有著至深的生命連結,練琴就像每天確認自己的心,練習到位,真有連中靶心的快感,相反時則會感到空虛。然而,即使與胡琴有著深摯的內在連結,歐光勳卻時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太二胡」。乍聽之下有些矛盾,但這也是作為一個集表演、編曲、研究和教學於一身的全能型音樂家,對自我的高度期許。

    歐光勳認為過度專注甚至只有單一目標時,在創作與演出時能運用的元素就相對薄弱;他廣泛地涉獵歷史、哲學、心理學和其他各種學科,也關注時事脈動,從中擷取各種養份,為藝術內涵增添顏色、開拓廣度。為了讓更多人能認識國樂,歐光勳動手拍影片放在網路上,從腳本撰寫、動畫製作、找對談人、後製剪輯等等,全部一手包辦。當藝術家不那麼藝術家時,反而能形塑出豐富立體、形象鮮活多彩的藝術形式,在教學相長的藝術之路上,歐光勳自在前行。

回公告訊息列表